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影《红色恋人》在京首轮上映获55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这个数字对于投资方来说实在不太乐观,按照制片方的对外宣传口径,该片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仅张国荣一人的片酬就用去港币600万元;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的另一部影片《甲方乙方》上映不足一个月就名列北京票房榜首,创下1050万人民币的佳绩(整个影片投资不过300万人民币)。相形之下《红色恋人》这不足于男主角一个人片酬的首轮发行结果未免过于可怜,并似乎隐隐呈现出回收无望的危机。
不可否认,《红色恋人》的策划者们在寻找卖点上可谓“机关算尽”。然而,为什么在围绕商业运作方面如此精心设计的影片,其发行效果会这般事与愿违?对此,人们发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花600万港币请张国荣出演影片的男主角(中共地下党的领袖)是否值得?”
从某种程度上讲,明星确实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如果你的名字能引起广泛的认同,为大家所熟悉,那么一些大公司是乐于付钱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讲,观众在看片之前,已经具有了某种倾向性,形成了所谓的“期待心理”,因为新片对观众来说已经不是独一无二的东西,而好像是那些明星在其他影片中所经历的生活的续篇。于是,明星可能又成了铅锤,有时反而会将影片往下拉,使观众难以入戏。
葛优的外形,稀松平常,过于平凡,但这平庸的外貌反倒成了他施展才能的优势,但葛优也不万能,他也有失败的例子,譬如由他出演的著名历史人物———那个曾给我们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千古绝唱的古代奇才高渐离就让人不敢恭维,与人们的期待相距甚远。
去年,张丰毅在《和平年代》中扮演的军人角色一举获得了“金鹰”、“飞天”两个最佳表演奖,但许多老兵却不以为然,他们甚至认为张丰毅演的兵其实根本不像个兵,充其量只像个喜欢玩儿帅的文艺兵。老兵们的看法也不是没有根据,在最近的抗洪抢险中,实实在在的军人形象在电视上屡见不鲜,但人们确实很难从中找出一个类似张丰毅一样身高在一米八以上、五官端正、一本正经的帅哥。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认同张丰毅塑造的高大、威武的军人形象。
这就是说,有时候,成功和演技并无多大干系。同理,张国荣固然是个演技非常出色的演员,但正因为他在《霸王别姬》中的特定环境下那种旦角的表演给人的印象过深,所以当他在《红色恋人》中振臂一呼以革命领袖的身份发表战斗演说的时候,剧场中相当一部分观众就开始发笑,此时张所饰演的领袖角色无形之中竟隐约透出些许类似讽刺意味的尴尬境遇,逼人出戏。那种感觉错位就像硬逼着梅兰芳去唱花脸一般无奈。虽然这纯粹是观众的心理作用使然,与张国荣的表演是否到家无关。但此时此地的所谓明星效应对于观众倒成了反作用力,恰恰与导演的创作初衷背道而驰。